云影伴耕读 共筑育人梦
五月的风揉碎天光,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披上素纱。2025年5月15日,遂宁职业学院与四川凯歌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在此举行"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教育基地"签约仪式,双方将聚焦"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共同体"的核心目标,通过"行走的思政课"创新模式,打造集乡村振兴实践、红色基因传承、思政课程改革三位一体的教育新高地。
此次合作以"四个突出"为共建方向:突出实践育人功能,将田间地头转化为思政课堂;突出资源整合优势,联动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形成育人链条;突出价值引领作用,通过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;突出示范辐射效应,形成可复制的校地协同育人范式。百名师生以沉浸式研学开启首场实践,在青翠菜畦与金黄秸秆铺就的田野间,红色旋律与青春脚步同频共振,师生们以大地为纸、锄犁为笔,共同撰写新时代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田野答卷。
晨光里的双重课堂
9时30分,微风吹皱研学地图的边角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烜的贯彻"八项规定"精神专题培训课,将政策解读与高职院校发生过的案例相结合,让制度学习具象化。
培训完,全体教师在主题墙前合影留念,在这幅凝聚共产主义运动百年精神谱系的主题墙前,师生们的合影宛如一幅动态的思想图谱。多云天光下,这场在马克思主义原典与当代实践坐标间的定格,既是初心映照,更似未来预言。
合影留念结束,教师团队沿紫沙石板铺就的公社老街缓步而行,沼气陈列馆的斑驳展柜在阴天柔光下更显历史厚重,非遗坊竹编纹路间流转着乡村振兴的匠心传承。公社老街青砖缝里钻出的蒲公英正随风轻扬,恰似沼气文化陈列馆里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种。
自然与教育的交响
同步开展的劳动教育现场,百名学生俯身共享菜地的身影,与远处300亩油葵田收割后留下的油菜秸秆共谱"丰收曲"。负责人刘树林的哨声混着风声,将"劳动创造幸福"的训导种进年轻心田。
微风轻拂的共享菜地里,50名学生如散落的种子般融入田间。弯腰时衣角掠过嫩绿的菜苗,铁锹翻动处散发出潮湿的泥土气息,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喜悦。不远处稻草人手臂上系着的红布条,正随着5月的风画出悠扬弧线。通过亲身参与,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乡村振兴的深层联结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激动地说:“这次劳动教育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,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。我决心要努力学习,将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劳动间隙抬头,能看见美术馆玻璃幕墙反射的云影,与手中沾泥的菜苗构成奇妙的时空对话。带队老师指着菜地告示牌"CSA社区支持农业"的标识,讲解着劳动价值与乡村振兴的深层联结。深耕'把思政课种进大地'的实践路径。
议事厅中的生态对话
11时的座谈会上,窗纱被微风掀起一角,送来稻田清香。凯歌农旅公司董事长伍仁强细数园区“沼气文化IP”与“低碳社区”建设成果,强调将开放农耕体验、非遗传承等八大实践场景,他表示,园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为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;遂宁职院刘志东校长“希望同学们牢记:人生的课堂不仅在教室,更在广阔的天地间;成才的标准不仅是分数的累积,更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与情怀”,通过此次合作,我们将把思政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知、锤炼品格。”随后,双方代表正式签约并授牌,标志着“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教育基地”正式成立。
研学启新思
在人民食堂体验"低碳餐"后,学生代表团开启沉浸式研学之旅。参观过程中,当同学们在沼气人家触摸到1974年第一盏沼气灯的温度,在中国沼气陈列馆看到数字孪生系统的实时数据,这种跨越半个世纪的技术对话,生动诠释了"低碳共富"理念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。特别在凯歌高台俯瞰光伏田园时,有同学感慨:"原来马克思主义教科书里的'人与自然物质变换'理论,在这里变成了会呼吸的生态系统。"
这场微风轻送的共建活动,恰如海龙村“一季油菜两季油葵”的轮作智慧——在深耕思政教育沃土的同时,播撒着产教融合的种子。
暮色四合时,沼气陈列馆的灯光次第亮起,那些斑驳的农具与崭新的电子屏在光影中完成了一场静默的对话。晚风掠过共享菜地,将学生们白日里劳动的菜苗轻轻摇晃,仿佛在丈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。远处光伏板泛着幽蓝的微光,与五十年前那盏沼气灯的暖黄在时空的褶皱里悄然相会。此刻,教育正以最朴素的方式生长——像一粒种子在泥土中伸展根须,像一簇火苗在暗夜里传递温暖,更像这片土地本身,永远以沉默而丰饶的姿态,等待着每一颗年轻心灵的叩问与觉醒。当最后一缕炊烟消散在公社老街上空,我们终于懂得:所有关于传承的故事,都将在春种秋收的轮回中,获得永恒的生命力。
此次遂宁职业学院与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共建思政教育基地的活动,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实践体验,更为未来的思政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。它让我们看到,思政教育不仅可以走进课堂,更可以走进田野、走进乡村、走进人们的心中。我们相信,在未来的日子里,这样的实践活动将会越来越多,为培养更多具有为人民服务本领与情怀的人才贡献力量。所有关于传承的故事,都将在春种秋收的轮回中,获得永恒的生命力,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