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在蠢蠢欲动
NO1.缴费诈骗
应对策略: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,不要急于汇款,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。同时,老师要定期核查群成员身份,对身份存疑人员要清理出群,并及时开启入群验证功能,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。
No2.谎称孩子身体不适要住院
骗子通过非法渠道盗取家长通讯录,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,谎称 “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或者是孩子上课途中突发疾病在医院急诊科,急需医药费”等理由,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,以此骗取钱财。 应对策略:接到类似短信时要保持冷静,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,不要盲目汇款,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。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学生个人及家庭信息,冒充受害人子女的QQ或微信发消息称要上培训班或补习班,需要缴纳费用。发信息时,骗子会以学生的口吻,称“手机摔坏、进水、没电或上课无法接听电话”消除家长疑虑,同时制造名额紧缺气氛和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,要求马上转账。 应对策略:孩子通过陌生手机短信、QQ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,务必与学校老师和孩子本人联系再三核实。 NO4.假冒借款 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、QQ号后,冒充学生本人向其亲朋好友借款,或者以发生意外、生病等为由,要求家人、朋友转账汇款。 应对策略:增强自我防范意识,注重自身信息的保密,无论是QQ、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工具,或者是手机短信,收到“好友”发来转账等消息时,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电话的方式进行核实,在聊天中如涉及汇款,一定要谨慎,以防钱财损失。 NO5.客服物流诈骗 骗子会冒充电商、物流客服人员给学生打电话,准确的说出学生在购物网站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,骗取信任。之后,会以网购平台系统升级造成订单丢失、支付失败等原因,诱骗学生说出银行卡号、密码或让其登录钓鱼网站,骗取钱财。 NO6.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,不法分子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、学生证等信息,宣称小额贷款随借随还,没有繁琐的贷款手续,贷款金额多,取款速度快。虽然校园贷经过了整治有所收敛,但出现回租贷、培训贷等诸多“新马甲”。